同城300快餐不限次数_附近300元3小时_附近一百元约

圆明园石柱回归展暨2023北京公众考古季”开幕式在京举行

来源 xmbj2008   30次     2023-10-13 18:30:46    

国家新闻

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“圆明园石柱回归展暨2023北京公众考古季”开幕式13日上午在北京圆明园博物馆举行。展览集中展示7件圆明园流失石柱文物,呈现了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的最新成果。

这是继马首铜像之后又一批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。7件石柱文物原系圆明园建筑构件,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后流失海外,后为挪威卑尔根科德博物馆及西挪威艺术博物馆收藏。近年来,在中央宣传部、文化和旅游部、国家文物局指导下,政府、高校、机构、社会力量通力合作,最终促成挪威收藏机构向中方捐赠这批石柱文物。

开幕式上,文化和旅游部、国家文物局向相关方面颁发捐赠证书,向北京市文物局颁发划拨文件。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、国家文物局、北京市人民政府、北京大学共同主办,共展出文物、照片等约50件(组)。

2023北京公众考古季也于当日启动。

相关报道:

漂泊海外百年终回故土!圆明园7根石柱首次同公众见面

今天上午,流失海外百年的圆明园西洋楼石柱回归故土,首次在圆明园遗址公园正觉寺的“最上楼”一层同公众见面。历经百年辗转,几经周折,7根石柱终于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,成为继原位于西洋楼海晏堂的马首铜像后,又一批回归原属地的圆明园流失海外重要文物。

此次回归的石柱共7件,均为汉白玉材质,通高约80~92cm,立面有雕花造型,品相较好,推测均来自西洋楼遗址区。这些石柱正面纹饰以西式番花、贝壳纹等西洋雕花为主,侧面花瓶内花束则以具有吉祥寓意的牡丹、玉兰、荷花、菊花等中国传统花卉为主,圭角卷云纹、开窗的海棠线雕刻方式等亦与中国古建望柱、栏板相同,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文化内涵。

圆明园西洋楼建筑以木质梁柱为基础,通过用砖砌筑内墙,外部包以汉白玉等石材的方法建造。其建筑主体仿西方巴洛克风格建造,常在建筑上设立石柱作为望柱或栏杆连接物使用,同时还具有装饰的作用。两侧没有雕花的石柱应为建筑上的联排装饰物,两侧饰有花瓶或花纹的石柱则用于楼梯或楼层平台栏杆部分,花瓶的样式则是配合栏杆形制雕刻而成。

在此次7根石柱回归过程中,社会力量慷慨奉献、主动作为,高等院校热心支援、建言献策,抓住海外收藏单位相向而行、释放善意的有利契机,国家多部门统筹引领、保驾护航,保护机构尽心履职、勇于担当。各方密切合作,历经10年,最终促成石柱回到原属地。

国家文物局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、故宫博物院、北京大学、四川大学等专家开展实物鉴定。专家一致认为:“该7件文物为汉白玉质地,工艺精湛,浮雕雕刻花卉、缠枝几何纹饰,具有中西合璧的文化因素。其质地、纹饰均可与现存圆明园西洋楼遗存的文物对照。该组文物保存较完整,略有风化痕迹,据工艺、纹饰和材质情况,可定为真品。该组文物原存于KODE博物馆,该博物馆旧藏中有大批民国时期文物。原持有者于民国时期曾长期在中国工作,该组文物应为其在此时期获得并流出中国?!?/p>

研究会介绍

   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是由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中国科学院、中国社会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等全国重点科研院校、科研单位和众多著名教育家、科学家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共同发起、经国务院批准、民政部核准登记、由教育部主管的全国性一级社团组织,是我国智慧工程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的最高学术团体。
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Copyright @ 2005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公安备案号:11010802031528 京ICP备13026218号 办公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院泰诚商务会馆103室,办公电话:010-62154491